论语今读

Friday, April 29, 2005

为政第二2.3 道之以政

子曰:“道之以政,齐之以刑,民免而无耻,道之以德,齐之以礼,有耻且格。”

译:
孔子说:“用政策来治理领导,用刑罚来规范整治,民众只求免于受罚,心中并无羞耻的感觉;用德行来管理领导,有礼治来规范,民众有羞耻感,内心归依。”

记:
这仍然是用远古氏族习惯法规来比较当时的行政法规,强调的仍是心理悦服的重要。为什么后者不好?因为它只管外在行为而不涉及内心世界。
虽 然后来道家法家逐渐占了上风,抛弃了远古氏族的格局。但由于长期农业小生产和血缘关系作为社会结构主要支柱的保存,汉代强调“孝”,伦理与政治在专制帝 国的政治体制下,又以新形态混而不分。到宋明理学,更在理论上被推向顶峰,在实践中也如此。“大公无私”、“成仁取义”等宗教性么道德笼罩了包括政治在内 的一切。正因为中国的“政教合一”的特征是这种泛道德主义,它比非理性的宗教信仰、教义更难与世俗性的政治事务相分离。

按:
五一也不消停,还阅读告知书然后签名;还要上交行程报告。有没有搞错?
不好意思,我装聋作哑行不行啊?

Thursday, April 28, 2005

文化危言-by 金克木

一些摘要,写的不错,打了一些出来。

闲话中国哲学
欧洲、印度、中国三方确实是“残途”而不见得“同归”。彼此所关心和所问的问题不同。欧洲人问的是“思维”和“存在”,或者说“人”和“神”,前提或出发 点是灵魂不灭。印度人也问“人和神”,但着重在信仰,出发点是“轮回”、“业报”。中国部的是“人和人”,着重在行为,对“神”是“敬而远之”,不问。出 发点是“活人”,所以讲“长生不老”,“往生净土(极乐世界)“,“即身(立地)成佛”。这也许是中国人从最石就着重祖先崇拜,你传子,子传孙,传后代。 神都是活人,或者活人死而为神。欧洲人,或者说是地中海沿岸的欧、亚、非三洲边缘的人回答自己提出的哲学问题,传到现在。中国人不问那些问题,所以也不理 睬那些答案,有他们的说法是取名我用,和历史上对待佛教理论一样。

与书对话:《礼记》
夫礼者,所以定亲疏,决嫌疑,别同异,定是非也。
:这句话的第一点是民法,第二点是刑法,第三点包括国籍法、移民法,第四点连“法哲学”都有了。思想很现代化啊。
爱而知其恶,憎而知其善!

天地合一和天人合一
各民族在原始时期差不多都有过占星术。彼此性质相类似,但不能说到处都一样。中国的自有特色。从远古直到近世都是以天为镜子照见地上的人事。不仅是占卜命 运预知未来,还反映现在。记天象就是记人事。记人事就说明了天象。记的人和读的人当时有共同的了解。从《春秋》的天文及人事记录亦可见汉族从远古一贯传下 来的思想。对天的看法同时是对人的看法。记天象常等于记人文。天和地上的人是两面镜子,互相反映,对照。这就是“合一”。本来就是一,不必等到汉朝董仲舒 去“合”,去讲后来的道理。这还不仅是巫师等有书本的人的见解,而是一般人上自族长王公下至族人百姓以至奴仆都承认的。
记天是用一种符号语言记人。本来天人不分,分开后才能说是“合”。“盘古开天地”,天地本来是不分的。不分而分,分而又不分,这个汉族的思路,或说思维逻辑程序,是比占星术更普及更发展的。

四部最流行的佛经
提起中国佛教,首先就碰见了“佛”。无论是和尚或不是和尚,信佛或不信佛,一句“阿弥陀佛”是谁都知道的。阿弥陀佛远比释迦牟尼佛的名声大。其次,“菩 萨”是最普遍为人知道的。观世音是最有名的菩萨。再其次,特别是在知识分子中,“禅”是最流行的佛教用语。《红楼梦》里贾宝玉就谈过禅。“口头禅”、“野 狐禅”、“参禅”之类成了流行语。许多大庙里有“禅堂”。匾额上的“禅”字早已简化了。右边的“单”字本来上面是两个“口”字,但不能写“口”,只能点两 点,因为“参禅”“打坐”是不能开口说话的。可是另一种“禅”却又相反,专用口头语言讲怪话,说是“禅机”。“禅”如此通行,究竟是怎么来的,本是什么样 的?再有,不是和尚的佛教徒称为“居士”。在古代中国知识分子有一们印度居士名气很大。唐朝著名诗人王维,号叫摩诘。“维摩诘”就是这位印度居士的名字, 中国这位诗人用来作自己的名号。“病维摩”和“天女散花”是很著名的典故。这又是从哪里来的?
我们追溯一下这一座佛、一尊菩萨、一位居士、一个术语的文献来源,就可发现这些和中国最流行的几个佛教宗派大有关系。阿弥陀佛(意译无量寿佛或无量光佛) 出于《阿弥陀经》。这是净土宗的主要经典。观世音菩萨出于《妙法莲花经》(简称《法华经》)。这是天台宗的主要经典,也是读的人最多的一部长篇佛经。禅宗 几乎是同净土宗相等的中国佛教大宗派。这一派的主要经典是《金刚经》,同时还有一些讲“禅定”修行法门的经典。至于那位著名的居士维摩诘则出于《维摩诘所 说经》(简称《维摩诘经》)。这是许多不出家当和尚的知识分子最喜欢读的佛经。
这四部最流行的佛经的译者竟是一个人:鸠摩罗什(公元344-413)。
 
与诗对话

咏怀
 ---三国魏阮籍
夜中不能寐
起坐谈鸣琴
薄帷鉴明月
清风吹我衿
孤鸿号外野
朔鸟鸣北林
徘徊将何见
忧思独伤心
多言焉所告?
繁辞将诉谁?

关于文化三型的对话
概括出三型,是比较普遍的看法。这三型是:一、希伯来-阿拉伯型。二、希腊-印度型。三、中国-日本型。
三型中可以用第一型为标尺。这一型中的要点是:一、上帝。有一个上帝创造世界和人,主宰一切。二、原罪。人类始祖违反上帝禁令,被逐出乐园。从此人类有了 后代,个个人生下就有罪。要到世界末日审判才能回到乐园和上帝再到一起。三、灵魂。每人都是上帝创造的灵魂。灵魂是不会消灭的。四、救世主。上帝为拯救人 类使蔬出现救世主(弥赛亚、基督、先知),信仰他的人得救。信仰不需要道理。五、“选民”。人类中有的人,例如犹太人,或则信仰基督、耶稣的人,信仰先知 穆罕默德的人,是上帝的“选民”,受到上帝特殊眷顾,是人乐园来又回到乐园去的。其他人属于另一种。这一文化型可以把犹太教、基督教各派、伊斯兰教各派概 括在内。这种文化可以说是有上帝和一元的文化。
我可以由此推出第二型。那是无上帝和多元的文化。所谓上帝是指创造一切并主宰一切而又独一无二的上帝。古希腊和印度都没有这一类型的上帝。他们的神不是上 帝,管不了什么事,而且多的很,互不相下。他们的神都很快乐。人也不是生来有罪命定吃苦而是以享乐为第一要义的。希腊神话、宗教和哲学以及印度教各派、耆 那教两派都是这样。佛教也是这样,有过去、现在、未来(这三个原词都是印度字)三世佛。佛多得不计其数。说一切是苦,只因以乐为标准。苦不是第一义。乐不 了,才处处觉苦,力求从苦中解脱,“往生极乐世界”。没有、灵魂、原罪、救世主、“选民”。无论阿弥陀佛或则观世音菩萨都是要你诵他的称号。闻声救苦,不 叫就不见得会应了。
这两种型都要用宗教语言说,因为各种形态的宗教历来是文化的综合表现,最为普及。中国-日本文化为什么列为第三型?看来好像是前二型的混合。用第一型作标尺来看,第一型更原始些,还没有达到第二型,更没有达到第一型。
说中国-日本型,因为日本已有不少发展而中国也正在变化,只说中国概括不下日本。这一型的文化也同第一型对立,但又不是第二型。简单来说,中国是无上帝而 有上帝,一而又多,多而归一。也许正因此你说看来好像是前二型的混合或则未完成,其实是另一类型。中国没有创世兼主宰的上帝,但是又有不固定的上帝。中国 是把前二型中分为双重或三重的都归入人间。乐园和地狱都在现世,可以“现世观报”,从根本上改变了印度的报应说。可以“魂飞魄散”,又从根本上否认了不灭 的灵魂。中国可以收容前二型,但必加以改变,因为自有一型。中国重现世,因此重人,可是中国传统说的“人”不等于前二型文化所认为的人。第一型的人是归属 上帝的灵魂,大家都有原罪。第二型的人是无拘无束各自独立或则各自困在“业报”中一切注定的人。中国的是另一种“人”。中国的礼、俗也不相当于欧美的法。 不能把同类作为相等。中国的“心”、“物”在哲学中和欧洲的、印度的都不相当,因为文化中的“人”不一样。

为政第二2.2 诗三百

子曰:“诗三百,一言以蔽之,曰:‘思无邪’。”

译:

孔子说:“《诗经》三百篇,用一句话概括,那就是:不虚假。”

记:
此处“思”是语助词,不作“思想”解,“邪”也作“邪恶”。
孔夫子是表扬古代人感情真挚,不虚假。无论是青年男女谈情说爱,忠臣孝子忧国忧民,‘皆出于至情流溢,直写衷曲,毫无伪托虚徐之意’(出自《集释》。
尽管如此,还是不懂的居多,后世争论的也很多啊!

Wednesday, April 27, 2005

学政第二2.1 为政以德

子曰:“为政以德,譬如北辰,居其所而众星共之。”

译:
孔子说:“以德行来治理国家,好像天上的北斗星;坐在位上,群星围绕环抱着它。”

记:
这里的“德”到底是个什么东西?
本源大概是远古氏族首领具有的超自然的神秘力量,以及博爱、团结的氏族体制规则。儒家转换为首领君主所应该具有的人格道德,并以此力量来引导、支配、制约、规范,即领导氏族成员们的行为和生活。

学而第一共16章结束,开始为政第二共24章

学而第一共16章结束,
开始为政第二共24章

论语1.16 不患人之不已知

子曰:“不患人之不已知,患不知人也。”

译:
孔子说:“不要怕别人不知道自己,怕的是自己不知道别人。”

记:
《集释》王夫子[四书训义]:“患已知之不早,则屈学以阿世。”
中国知识分子从来就有这个“求名”的苦恼,1.1中即有“人不知而不愠”。。“老冉冉其将至兮,恐修名之不立。”“名”关系于“不朽”,是人生寄托所在。为求名声而曲学阿世无所不用其极者,古今多见。
孔子还是强调把握个体的价值与尊严,“毁誉无动乎中,荣辱在所不计”,自身实在存在于自我认识中而不在“人知”中。
与“人知”相比,“知人”显得更重要。不成名至少还可以过小民生活,如果不“知人”,不识时务,掉脑袋也不是不可能的。
谁没有因为不知人而吃过亏?小挫折算什么,中国历史上血淋淋的鲜血流了可不是一星半点。
这几天的事情更是证明了这一点。
切记!不要涉足政治,不要试图挑战政府的权威,挑战党的意志。即使你不同意,也不要说出来,不要写出来,不要与别人交流。只要你胆敢有一点动作,不要以为现在没人找你;不是不报,时候不到!
话又说回来,知道别人是如何成名的了;照猫画虎,青史不一定留名,至少可以红上一时。

Tuesday, April 26, 2005

论语1.15 贫而无谄

子贡曰:“贫而无谄,富而无骄,何如?”子曰:“未若贫而乐,富而好礼者也。”
子贡曰:“诗云:‘如切如磋,如琢如磨’,其斯之谓与?”子曰:“赐也,始可与言诗已矣,告诸往而知来者。

译:
子贡说:“贫穷而逢迎谄媚,富裕而不骄傲轻慢,怎么样?”
孔子说:“好!但不如虽然贫困但快乐,虽富裕却讲究礼仪。”
子贡说:“<诗经>上说:‘切割,锉割,雕削,磨光’,是不是这个意思呢?”
孔子说:“子贡啊,这样才可以和你讨论诗了。告诉你过去的,你便知道未来是怎么回事。”

记:
贫穷还是富贵不是重要的,主要还是要有健康的心态,要懂礼知仁!
估计说这话的时候子贡是不是发财了!
在众弟子中,子贡属于比较聪明的,达到了“告诸往而知来者”的境界;后来孔子死后,他对儒学的发扬发挥了很大的作用。
孔子本人对他也是极为器重,“可以言诗”,不容易啊!
那句诗经中诗的意思不明白在讲什么,无法评论。

Monday, April 25, 2005

论语1.14 君子食无求饱

子曰:“君子食无求饱,居无求安,敏于事而慎于言,就有道而正焉,可谓好学而矣。”

译:

孔子说:“君子不追求饮食的饱足,不追求居住的安逸;做事勤快,说话谨慎,接近有德行的人而匡正自己,这可以说是喜欢学习的了。”

记:
吃饭是为了活,但活着却不是只为吃饭,至少这个时代基本温饱已不是大问题。对于君子,吃好饭、住豪宅,更不是其活的目的。
努力工作,不妄言;向知仁讲礼的有德之土学习,改正缺点,提高自身修养。
这样做就可以称为“好学”之士了!

Saturday, April 23, 2005

论语1.13 信近于义

有子曰:“信近于义,言可复也。恭近于礼,远耻辱也。因不失其亲,亦可宗也。”

译:

有子说:“讲信任必求符合正义,才能履行承诺;讲恭敬必求符合礼仪,才能免遭耻辱。所依靠的不脱离自己的亲族,这就可以效法。”

记:
讲的是“信”和“恭”品德需要遵循的原则,不算难。不过最后一句翻译的有点别扭,异解甚多。这里是因为孔学较重视氏族血源的历史根源。
关于“义”的含义,什么是“义”或者做才是“义”?比较麻烦啊。“义”很早就训释为“宜”:合宜、适宜等,具有某种外在强制性、权威性和客观性,再引申为“理”(合理、公理等)或“当”(正当、适当、应当等)。就个人而言,便成了行为的准则、规范、义务和责任。

论语1.12 礼之用

有子曰:“礼之用,和为贵。先王之道,斯为美;小大由之。有所不行,知和而和,不以礼节之,亦不可行也。

译:
有子说:“礼的用处,以恰到好处为珍贵。前代先王的规矩,这样算美;不管大小事情都如此。也有行不通的时候,即如果为恰当而恰当,不用礼来规范衡量,那也是行不通的。”

记:
这篇是讲礼的,讲究以礼治国。它不同于“刑政”,“人治”不同于“法治”。它不是仅强调外在法律条文规范的客观性,而重视在血缘氏族基础上人际关系的情感认同与和谐一致。
现代社会强调法治,如何与“礼治”结合起来,公正与效率并行,是值得研究的。
但当前社会的问题更多的在于前者,而非后者。
更多的是挟党派的力量为个人、小集团利益谋利,凌驾于大多数人之上,这个中心,那个核心,归根结底就是某些集团的独裁统治。

论语1.11 父在

子曰:“父在,观其志;父没,观其行;三年无改于父之道,可谓孝矣。”

译:

孔子说:“父亲还活著时,观察他的志向;父亲死了,观察他的行为。三年不改变父
亲的方向,这可以说是孝了。”

记:
所谓“不改”,是承继父业,不轻易改动,这是氏族传统的要求;即使改动,也要
慢慢来,所以要“三年”也就是多年后才动。
保存本氏族的生存经验的重要性,才是这一传统的真正原因。
既然是远古氏族遗迹,在后世不必也不可能遵守,后世“丁忧”居丧三年是其最后的
残存,原始意义则比较难明白了。

Thursday, April 21, 2005

论语1.10 夫子至于是邦也

论语 1.10

子禽问于子贡曰:“夫子至于是邦也,必闻其政,求之与?抑与之与?”子贡曰:“夫子温、良、恭、俭、让以得之。夫子之求之也,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?”
译:
子禽问子贡说:“夫子每到一个国家,一定参与政事,这是他自己要求的吧?还是国君要他过问的呢”子贡回答说:“先生以他的温和、善良、谦恭、俭朴、谦让而得到,他要求的方式或许不同于别人的方式吧。”

学生在恭维老师,强调老师因为有如此美好的品德所以才使国君仰慕,但回避了是主动求之还是别人找上门的。
可见,孔夫子是历史学家主动、积极地要求参与政治的。这也几乎是后世儒生所共同具有的参与社会活动的特征,而不同于脱离人际关系的和尚、道士,也很不同于后世许多理学家道学家专谈心性修养,轻视“通经致用”。

论语1.9 慎终

曾子曰:“慎终,追远,民德归厚矣。”
译:
曾子说:“认真办理父母丧事,追怀、祭祀历代祖先,老百姓的品德就会忠实厚重。”
记:
丧礼极为重要,是远古先民氏族的共同特征。当人知道埋葬死者,或给死者以某种丧葬形式,,即人的族类自学的开始,亦即人的文化心理的开始。
孔门承续这一历史遗俗的强大传统而加以理论化和理性化,把它转向内心,形成“仁-礼”结构。
外在为“礼”(人文),内在为“仁”(人性),以此为人道之本。
“慎终追远”是首先要求上层和国君去做,而“民德归厚”则说明中国大、小传统或精英文化与民间文化之间由于上行下效,鸿沟不大,这也是中国传统一大特色。它在于儒学一开始就重视通过“教化”,使上下协同一致。
可见儒学的观念、范畴远不是供个体思辨的理论,而主要是共群体实践的法则。